| |||||
| |||||
南外环道路改造项目自开工以来,一直坚持强基固本、创新求变的管理要求,通过自创“六字”理念,全面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、履约能力与基础管理水平,开创管理提升“六六”新局面。 “严”字当头,安全质量是永恒课题。为抓好安全质量的第一道防线,项目部始终贯彻“安全第一,预防为主,综合治理”的方针,认真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会议及文件精神,遵循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、责任到人、不留死角”的安全生产工作原则,严格实行包保制分段划分管理,明确各片区包保人安全责任,层层压实安全职责,成立工点技术、安全、施工责任人小组,定职定责,拆解具体事务,每日班前教育中对当日的工作计划,安全注意事项及质量规范要求进行宣讲,从而有效地去规避施工风险,确保现场各工区每天安全生产可控。施工结束后对今日施工进行总结教育,项目部与各施工员、班组长之间加强对接、工作联动,实现信息共享,有效提升工作效率,做到问题早发现、早预防、早纠正、早整改,做到每日进步一点点,切实提升现场安全质量管理落实。 “学”字为先,勤奋学习是成事之基。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想要做好工程建设,理论基础的学习可是少不了的,南外环项目不定期开展各种专业知识学习讲座,由班子成员主讲。“多学习、多提升”也是项目经理冀希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有一次在安全总监宣讲完脚手架安装注意事项后,冀希感慨道“大家通过讲座可以发现,虽然只是一个脚手架的搭建,但是它背后蕴含的需要咱们掌握的技术措施、知识要点非常多,咱们的工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,希望大家多多学习,同时结合现场知识来进一步丰富自己、提升自己。”功夫不负有心人,通过项目经理牵头以及各种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,南外环项目形成了浓厚良好的学习氛围。 “干”字为重,真抓实干是项目追求。由于南外环项目位于广东省中山市,台风以及持续降雨等极端天气频发又碰上工期紧张,面对如此倒悬之危,南外环项目制定极端天气应急预案,开展各项应急演练,分工明确,责任到人,准备必要防灾工具和材料等有条不紊的做好各项准备工作,正是如此充足的准备,在面临台风“苏拉”强势登录广东时,南外环项目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,全体人员沉着冷静、周密准备、积极应对,经受住了严峻考验,牢牢守住各道安全防线,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央企的责任担当。为解决工期时间紧,又与中开项目交叉作业的问题,南外环项目积极讨论优化施工方案,动态调整编排进度计划,合理安排工序和交叉施工,克服诸多不利因素,合理调配劳务资源,加大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的投入,紧盯时间节点,尽快改善市民出行交通环境,尽早还路于民,让百姓家门口的幸福路越走越舒心、越走越宽广。 “党”字为荣,党建引领是最佳指引。广东区域党支部以“党建领航 筑路先锋”为党建品牌,把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贯穿于全体党员的教育工作,压实创示范党建品牌责任,注重加强制度建设,强化党员管理,充分发挥党组织力量,大力弘扬红色工地“把党旗飘在工地上”的优良传统,积极探索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、企业文化有机结合的新途径,通过党建和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,为企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,提高了企业的管理能力,增强了企业凝聚力,彰显了央企担当。 “细”字为尺,精细管理是重要职责。为做好成本管理,南外环项目做到事无巨细。设立成本管理专人专岗,按照月度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成本统计,通过数据分析和施工方案调整,进一步优化成本管控措施,做好事前策划、事中监控、事后复盘的全链条成本管控理念;设置成本管控奖惩措施,提升全员成本管控意识,对项目成本进行动态控制,及时采取纠偏措施,在分包成本、材料物资消耗、设备管理、项目现场管理费等方面设置红线预警机制,确保项目成本可控,利益最大化。项目设备物资部制定定期检查计划,定期对所有现场设备物资进行安全检查,对存在问题积极进行落实整改,对原材料的进场严格执行验收流程,原材料运到项目施工现场后,物资部对材料检测合格证及检测报告等随车证明文件并进行自检,自检合格后通知质检部,在监理见证下取样做初检,初检合格后,才能卸至指定位置。 “实”字为要,取得实效是衡量标准。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,经过不懈努力,南外环项目用优异的成绩圆满完成各项通车任务:金字山互通立交工程新增完工的4条匝道同步投入使用、永安路至翠景道段主路正式通车、发疯涌辅道桥正式通车,对中心城区博爱路、中山二桥段重点拥堵路段产生明显分流作用,大大缓解现状博爱路的交通压力,收到业主中山市公路事务中心送来的多封表扬信,荣获“中山市青年突击队”称号。这些荣誉不仅是业主以及市民的肯定,也是南外环项目管理提升举措取得的“丰硕果实”。下一步,南外环项目部将不负众望,继续提高项目部管理水平,推动项目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。
| |||||
[打印页面] [关闭窗口] |
浏览: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