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||||
| |||||
“少年的心,澄澈而又开阔,如雨后的碧空万里,能唤起明月,照满怀冰雪,浩荡百川流。” ——题记 初出茅庐 脚踏实地 2022年7月,走出校园的郑顺义怀揣着理想与抱负,来到电建市政这个大家庭。在参加完公司的培训后,分到水环境公司深圳龙岗项目部。计合部的工作相对复杂,涉及到合同、工程量、成本分析及结算支付等,每一项工作都十分重要,想要吃透这些,不下点功夫可不行。 在项目培训期间,他先是确定了自己的方向,给自己设定了短期、中期、长期目标,对各个阶段的目标进行逐个“攻破”。他说:“这些东西看起来很复杂,但只要沉下心来,细致一点慢慢来,其实并不难。”他主要负责项目部合同管理、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方面的内容。下班后,总能看到他埋头苦学的身影,一本又一本记满的笔记、一支又一支用空了的笔管,无不彰显他的刻苦努力。 “合同格式是这么设置吗?” “图纸上这段工程量这么算,对吗?” “预算方面有些我不太清楚,您能帮我看看吗?” 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,他经常向前辈请教工作方法。他说:“每次跟前辈请教问题,他们总会很耐心的教我,我记下来对照着图纸多看几遍,可以学到不少知识。”每天进步一点点,这让他在工作中时刻充满动力。 勇担重任 重新出发 2023年3月,经过半年多的学习,郑顺义对计合部的各项业务愈发熟练,能够做到独当一面时,107国道项目开工了。由于107国道项目急需质检人员,郑顺义主动请缨,调岗到质检部,以质检员的身份重新出发。他说:“在计合部坐了这么久,是时候去现场锻炼锻炼了。” 五月的深圳阳光毒辣,在这炎炎烈日之下,总能在各个施工段看到他忙碌的身影。 “郑工,8号点申请压实度实验。” “郑工,2号点土方路基申请报验。” “郑工,样板段晚上11点路缘石垫层浇筑,申请塌落度实验检测。” “郑工,路缘石已经到料场了,申请材料进场验收。” 每当一道工序完成,他的手机铃声响起时,郑顺义就风风火火地奔向电话的另一端,为的是不耽误施工生产,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。 战线长是道路施工的最大特点。身着反光衣、头戴安全帽的郑顺义每天都穿梭在这条三公里的战线上。哪里存在问题,他总会第一时间赶到,解决完问题后,又会迅速奔向下一个作业点。由于项目工期紧、任务重,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,吃饭都是在现场对付一口,但他从不喊苦、从不讲累,只想一心一意做好每天的工作。由于国道的特殊性,混凝土大多是在夜晚进行浇筑,他没有偷懒放纵自己,对于每个施工段的浇筑,都按时按点进行塌落度实验,为现场的质量把好每一道关。 对于每天的现场质量巡查,他总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问题,并督促施工队伍立即整改,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之时;发现质量不合格或与图纸要求不符的施工材料,他坚决要求清退出场。经过几个月的外业工作,原来白白净净的小伙子晒黑了几个色度,安全帽的勒痕下是他曾经白嫩的皮肤。对此,他总跟我们开玩笑,称自己是“非洲男孩”。 迎难而上 砥砺前行 对于前期质量体系的建立,他感觉到莫大的压力。路难行,仍要行。为了弥补自己内业工作的不足,无数个深夜,都能看到他在办公室研读学习各类质量规范,学习公司质量管理制度,认真梳理各项培训资料及各种管理台账;质量管理方向不清晰,他就积极向其他项目学习优秀管理办法。 质量内业各种数据资料,种类繁多;各类资料的表格数据各不相同,分部、分项的编制更是较为复杂;在这种种的问题面前,郑顺义选择直面困难。他采用内外业结合,认真梳理图纸信息,并与现场实际状况进行对照,由点到面的突破,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实验送检比较复杂,对于他这个新人来说,确实是一大难关,不仅要负责现场各项实验的申报、检测,还要对数据进行记录整理,对于需要送检的材料,更是在材料进场验收后,就提前规划好需要抽样的具体数量,如取样的规格型号不清楚,就把检测站的送样指南整理成册,以便随时查找。在项目开展《提高路缘石安装一次验收合格率》QC小组活动时,郑顺义与同事一起进行了全过程的方案编制、问题调研、实施推进、成果检验。由此,这个质检部的新人完成了“质”的蜕变,也正是这种细致认真的态度,让他逐渐成为质量部的“大梁”。 大道至简,实干为要。郑顺义始终秉承着初心,踏踏实实的扎根一线项目,守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关卡,他以汗水浇灌收获,以实干笃定前行,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持续发光发热,为公司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| |||||
[打印页面] [关闭窗口] |
浏览: |